清明時節 難忘在天上的親人

(台北內科週報第572期/2023年4月3日-2023年4月9日)

【本報專訪】生命的無常,帶來一些驚慌,也引發許許多多悲歡離合的故事,服務於龍巖華巖處的王震芳說:「在21年前因公出國期間,接到母親病危的厄耗,搭機輾轉回到台北仁愛醫院,慌亂之際,1張因人情購買的生前契約,讓家人頓時有了依靠,貼心周詳的服務,進而讓自己與妹妹投入生命產業」。

在清明時節,王震芳常有不同的感觸,她從生命產業中體悟了生命的可貴,尤其如何延續生前的美好記憶,讓親人可以追思而無憾,她談到1個溫馨的小故事說:「在近22年的工作歷程,曾因處理燒碳自殺現場,看到禮儀師為往生者細膩的服務,比家人更家人的陪伴,那畫面至今依然讓我感動而難忘」。

▲王震芳(右)能夠以付出為收穫,便走向很有成就的職涯(照片係王震芳提供)。

看到很多生離死別的場面,王震芳表示,「曾經,告別式上旅居海外的子女,感恩就近照顧父母的三哥,對著父親遺相唱起『小小羊兒要回家』,尤其幾位6、70歲的兄弟姊妹聚在一起,藉童歌紓解內心的傷痛,那情景實在令人動容!」

往者已矣,但來者可追,僅是1份貼心服務的生前契約,不同的服務人員常帶來差異很大的服務感受,對於投入將近22年的王震芳來說,這不只是1份工作,更是1份心靈的事業!她說:「在許多家庭裡,雖生活1個屋簷下,但在相處上的互動是有限的,談到人生的4道習題: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相對是做得很有限的,在告別式上,我也會看到感人的畫面,小妹至情的感人肺腑之言,姐姐異口同聲說出『老爸放心,我們會一起照顧好媽媽的』,聽到這些話的我,常感到自己這份工作是有它的意義存在」。

▲對於投入將近22年的王震芳(右下)來說,這不只是1份工作,更是1份心靈的事業(照片係王震芳提供)。

20幾年,在王震芳的全神投入下消逝了,卻獲得更多不是財物可以換得的感受,因為每位家屬都是她的老師,她總結的說:「的確,人生歷程有很多領路人,在最後的期限,能夠說出我愛您,是最大的安慰,而我們的工作正是可以引領這些家屬的守護人。尤其我們常說我們做的是至高無上的工作,因為我們服務的是生命、是愛與傳承,更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志業,是用『愛』來陪伴他人走過生命的低谷,迎向更積極樂觀的旅程」。可見任何工作都要找出它的意義,像王震芳能夠以付出為收穫,便走向很有成就的職涯。當然,她從事的工作,是任人都需要規畫的服務!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