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71期/2023年3月27日-2023年4月2日)
【以書會友】很多、很多人希望能夠心想事成,可是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可以實現,那些極少數、極少數的人又是如何修煉而成的呢?有什麼祕密可言嗎?誰知道這個祕密?
另方面,每個人都受到「命」與「運」的影響,究竟是「命」的影響力大呢?還是「運」呢?可能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各有各的體認。唯有前人才能見證:命運對人的影響有多大。其中,最受後人崇敬的是明朝的袁了凡。他以家書的方式告訴他兒子,命和運是如何交相影響,又是如何修煉來翻轉「命運」為「運命」。數百年來,「了凡四訓」1書改變不少人的生命歷程,更讓這些人掙脫了宿命的羈絆,能夠開創幸福的人生。

對台大保險經紀人公司陳亦純董事長而言,「了凡四訓」不只是父親傳授兒子心法的1本書,他說:「這1生好像與了凡四訓這本書脫不了關係,30多年前偶然看到此書,驚為天人,當下就誓言要把古體文改為現代語句,花了約1年的時間和精力,但突然市場出現現代本,我只好收下稿子,可是心裡頭的願望並沒拋開,隨著時代變化,我是一路改進裡面的結構。終於心想事成,1998年出版專為保險人寫的『行銷心經』-了凡四訓與壽險行銷工作者。」
當年,陳亦純出版專為保險人寫的「行銷心經」,便是闡明「了凡四訓與壽險行銷工作者」的關係,現在已經絕版了。「了凡四訓」是1本奇書,已在中國流傳4、5百年,書中對命運的剖析,啟發無數人,對生命的束縛做最大的挑戰。將書中精髓演繹在壽險行銷工作之外,他也指出,壽險行銷工作者最高的激勵:「命在人為」。
論語記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先哲名師也都肯定有命運的存在,因為他們比一般平凡人看得深,看得明。

相信因緣果報的人不會佔別人的便宜,不會結惡緣,不會傷害人。要知道吃人1斤還要還人半斗,佔便宜的後果是自己吃大虧,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莎士比亞說:「有些人的富貴是與生俱來的,有些人的富貴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有些人的富貴卻是被逼出來的。」這說明,命還是可以掌握的。只要看懂因果關係,就有機會跳脫現世報。
人生就像是搭上1班駛向終點站的火車,一般人都是跟著火車的前進置身其中,到了終點,被人叫下車、或自己隨著人潮下車,這就是命!如果在途中,突然覺得沿途風景優美下車去參觀,車子仍然前進,而他已經進入另1個境遇之中,隨後的一切發展就非原來的安排。但這需要大決定和大智慧,或俗語所說的「大善大惡之人不在命數中。」人從自心去檢討、去反省審思,才有可能達到自己所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