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63期/2023年1月19日-2023年1月29日)
(曾季隆/撰文)從前,唐太宗曾問群臣:創業難?還是守成難?結果得到的答案有兩個,魏徵說「守成難」、房玄齡說「創業難」,其實唐太宗歸結他們兩人的回答而說:玄齡追隨我打天下,所以認為「創業難」;魏徵則助我治理國事,而認為「守成難」,這是面對的階段有別,感受也就不同了!
今天,迎接兔年的來到,在一年之初正是「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時候,令人感受最深的便是「萬事起頭難」。《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喬恩‧阿考夫(Jon Acuff)撰有「開始」1書,他說:「若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就算有最棒的地圖也毫無用處。」那麼,怎樣才能確知自己在哪裡?
阿考夫將成功人士的一生分為5個階段:20幾歲「學習」、30幾歲「修正」、40幾歲「精通」、50幾歲「收成」、60幾歲「指導」,如果現在的你是60幾歲了,那請看看自己是否已處於「指導」階段?沒有的話,是在「修正」階段嗎?那就應該從修正階段「開始」吧!
找到了起點之後,又如何開始呢?阿考夫提出選擇走「平庸」的路,還是想走「卓越」的路?大部分的人雖然想走卓越的路,可是最後不由自己的都走上平庸的路。這就是「人生」吧!其實不然!決定走卓越的路也未必能走得成,最後不是連平庸的路都無法有機會走。

在追求「精通」的路上,很容易遭遇「批評者」,阿考夫在書中提出「評者的數學思維」概念,他說:「這個公式很簡單,因為我的數學不好。請看:一句中傷+一千句讚美=一句中傷。你懂了嗎?聽到一千句讚美後,只要一句中傷,我們便滿腦子負面話語。」
這個公式讓很多人通不過考驗,阿考夫建議讀者:「你的夢想不需要讓每個人滿意。你的卓越之路不用獲得人人認同。走在精通階段,難免會遇到對你丟石頭的酸民,你會忍不住想要停下腳步,與他們對幹,設法將他們手中的石頭堆成聖壇,努力緩和他們對你的不滿。你會忍不住想要說服他們支持你,費盡唇舌地向他們解釋。抗拒這些誘惑。當你面臨批評者的數學思維時,效法賀伯,說:『我們會想你』,然後繼續向前,將那些酸民拋在空有想念的過去」,這段話太有用了!
其次,決定怎樣開始還不如什麼時候開始重要,在不對的時間起步,即使你知道如何開始,也避免不了失敗。不對的時間,絕不會給對的成果,其理至明!你可以選擇現今天開始,或明天開始,甚至每年過春節的時候都可以是開始,但是選擇之後,你必須要走得下去,更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然後才是怎樣開始。阿考夫認為,「人皆有夢,貴在行動。」這本書很重要的章節就是最後的「現在該如何?行動戰勝意圖」,他將寶貴的經驗傾囊相授,希望讀友能悟出自己的絕招,這時候的你就可以「開始」了!祝福大家新春有個絕佳的開始,使兔年開創前所未有的新局!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是本報發行人,逾半世紀來,始終為創新報業經營模式,付出大半生心力,更將見證台灣走上驅動媒體改善社會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