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畢集 多面向探討ESG議題

(台北內科週報第561期/2023年1月5日-2023年1月11日)

【ESG促進平台】即將成立的「中華永續商道聯合會」,早已獲得產學界的響應和支持,尤其在永續導向更是廣獲認同,該會將提出與一般團體不同、且能掌握淨零時代商機的方案,最近舉行線上研討會也獲專業人士投入,有多位寫出心得報告,極具價值!我報將陸續報導,以擴大交流。

與會的孫瑞穗老師率先表示,「發現那些能夠具體實踐ESG原則的新創公司,不但能及時趕上世界綠色潮流,同時也能為自己公司品牌創造ESG新價值,從而讓公司未來得到具體的回饋與利潤,實現經營公司真正的永續發展目標」,她也以大企業為例指出,「以蘋果公司為例,當他們聲稱2030年就要達到碳中和目標之後,這使得他們擁有無人能匹敵的優等品牌效果。」

這位美國加州大學城市規劃系博士候選人,也在海洋大學擔任研究員,並於去年已得到ESG永續管理師證照的孫瑞穗老師,在參與「中華永續商道聯合會」的這次線上讀書會後,感到收穫良多,對於「漂綠」的問題,她說:「為了避免讓ESG的企業永續停留在「漂綠」的表面狀態,許多企業也積極地在公司內部建立起真正的綠色價值與信念,只有通過中高階與基層幹部都打從心底真正相信永續發展價值,才能讓企業真正變成符合ESG目標的公司。」

▲日前,中華永續商道聯合會講師群聚會,大家士氣高昂(照片係中華永續商道聯合會籌備會提供)。

隨後,致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部兼任助理教授吳文宗博士認為,「新創品牌在選擇創業時,對投入ESG的養分來提高品牌績效與價值,而對既有品牌要重既有產品的設計與包裝材料等等去創新改變,以達到消費者對品牌為地球的低碳的認同。也就是說2030年如果品牌未有ESG的養分在,品牌有可能很快消失在市場。經營管理者值得深思的重要議題。」

心種諮詢余施德總顧問開宗明義說:「在推動ESG的行動中,最重要的就是利害關係人,一般理解的利害關係人,不外乎是上下游廠商、客戶、股東等。但實際上最重要的公司員工也是利害關係人,而我們所處的大自然環境,也是1個利害關係人」。

余施德老師表示,「打造永續企業組織可透過下面3步驟:第1步是『系統思維』,傳統的策略是今日的解方,但成為明天的問題!當我們在制定策略時,如果都能用系統性思維與最大利害關係人角度思考,那麼所訂的策略才會較符合永續的精神;第2步是『創價關係』,基於每1個人都互為利害關係人,如果可從利害關係人角度成為共創價值關係,那麼就可以從擁有到存有、從個體到整體,那所制定的策略就會以整體共好為前提;第3步是『永續生活』方面,換言之,ESG不再是以前ISO時代,為了符合ISO所以要強迫企業改變,而今ESG的時代來臨,不是強迫改變,而是一定要改變,因為地球只有1個,如果現在不改變,那人類的未來就會被地球所改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