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59期/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28日)
【產學研連線】CDP(原碳揭露專案)評鑑公布2022年氣候變遷報告,台達在其企業「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與「水安全管理」(Water Security)兩大環境主題評鑑結果中,再度榮獲雙「A」頂尖評級(A List)殊榮,為本年度CDP評鑑的全球超過18,700家企業中,獲得「氣候變遷」與「水安全管理」雙「A」的57家領導級企業之1,其中「水安全管理」亦連續3年入選A List,領先台灣業界,充分肯定台達以具體行動因應氣候變遷與水安全風險的努力。
此外,台達呼應全球控制升溫 1.5°C的減排路徑,訂定2050年全球據點達成淨零排放(Net Zero)的長期策略與目標,於日前正式通過科學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認可,成為亞洲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首家、全球第125家通過SBTi Net Zero目標審查的企業**;台達亦訂定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較2021年減量90%的短期目標,較SBTi要求的1.5°C減排路徑-2030年減量42%更為積極。
台達周志宏永續長表示,台達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積極參與國際永續倡議,並藉由自主節能、太陽能自發自用及購買綠電或憑證等做法,在日常營運中落實節能減碳,2021年碳密集度較2014年下降71%,提前4年達成原訂2025年碳密集度下降56.6%的科學減碳目標(SBT),亦進一步加入Business Ambition for 1.5°C行動,承諾以1.5°C減排路徑進行內部深度去碳管理與低碳轉型,開發創新產品與服務,透過與價值鏈夥伴合作,朝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邁進。

自2021年起,台達將RE100(100%使用再生電力倡議)達成率納入高階主管的績效指標,並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以每公噸300美元的內部碳價格促進達成台達的RE100與淨零目標,同時支持節能減碳專案及再生電力的取得,鼓勵投資負碳技術與低碳創新;亦正式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公司永續策略,以實際行動及企業核心能力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台達也透過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持續落地,評估分析氣候變遷對台達造成的風險及機會,從而掌握營運方向,積極佈局包括電動車以及儲能等綠色商機。
在水安全管理方面,台達雖非用水大戶,但積極訂定策略目標,並研擬方法學,具體落實於日常營運及業務發展。藉由分析探討氣候所帶來淹水與缺水的風險與機會,台達建立涵蓋供應鏈及廠區的水風險評估流程,2021年針對近700家關鍵供應商進行水風險評估,將評估結果納入台達決策依據;台達也訂定2025年整體用水密集度下降10%的目標,2021年達成階段性減量目標,並將評比納入高階經營團隊績效考核;台達亦透過自行開發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如變頻器或可程式控制器等)結合水質管理以節省用水量,避免水壓異常減少損失,進一步提供高效節能、智能供水及漏水保護等效益。
國際非營利組織CDP的年度環境資訊揭露和評分程序,係公認為企業環境資訊透明度的重要標準。2022年,全球超過680家共擁有超過130兆美元資產的投資者,以及超過280家總採購支出高達6.4兆美元的主要採購者為,要求公司透過CDP平台揭露有關環境影響、風險和機會的資訊。今年更有超過18,700家企業回應CDP評鑑,為有史以來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