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首創 跨文化與代間共學

(台北內科週報第554期/2022年11月17日-2022年11月23日)

【本報特稿】跨越不同的文化與世代,台灣海洋大學首創外籍生與台灣長者共學的華語跨文化代間課程,並於11月15日在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舉辦本學期最後1次跨文化代間共學工作坊,共學中,透過相互交流,使彼此理解各自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同理互助,更不分年齡與國籍培養出跨文化的全球公民意識。

依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於11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換言之,每5人就有1人是長者,又根據內政部統計,外籍人力已占台灣總人口數的40分之1,一如簡媜書名的警鐘:「誰會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是兒女?伴侶?抑或是外籍人士?

▲海大外籍學生於先前課程中,向基隆在地耆老學習製作傳統點心的情景(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對此,海大深耕計畫USR-HUB子計畫1主持人黃雅英副教授強調,「學習如何與不同文化、世代的人好好溝通已是大家的必修課題,民民恆好-此計畫以海洋大學作為跨文化代間共學基地,目的在透過彼此共學語言與文化以促進外籍人士與台灣長者彼此的跨文化理解。」

黃副教授表示,3年前擔任海大華語文中心主任時,因移工華語課程與樂齡國際文化課程的執行經驗,體認到海洋大學作為台灣最北部的國際頂尖大學,富含的在地國際化量能,領先全球的海洋海事科研技術,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外籍碩博士生就讀,而海大樂齡大學學員多為在地退休長者,不僅擁有豐沛的人生經驗也樂於分享在地文化,故開始透過跨文化溝通能力講座、工作坊以及專業華語教材教法的研發,搭建穩健的良性循環機制,促進雙方的「民民恆好、共榮共好」。

▲海大外籍生透過在地飲食,認識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海洋文化(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這次跨文化代間共學工作坊,結合基隆原民文化,讓各國外籍生偕同他們的樂齡華語學伴走入社區,一起踏查海大週邊的特色景點,並透過在地飲食認識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海洋文化,而透過不同文化間的「代間學習」增進彼此理解,並提升雙方跨文化溝通能力,促進國際人力的社會融合,更使長者在與外籍生共教共學的過程中強化自我價值,促進台灣社會的永續人力量能。

一路從海大造船系念到航管碩博士的土耳其外籍生力亞司表示,「跟老人家一起學中文很有意思,體驗當地原住民文化也很棒,是在其他地方沒有體驗過的華語課程。」

▲海大外籍生偕同他們的樂齡華語學伴,一起踏查海大週邊的特色景點(照片係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交流中,擔任義工的長者也說:「可以在自己家鄉協助外國學生學習華語,還能結交不同國家的朋友,真的是非常有意義的國民外交。」

後續,此計畫預計在2023台北國際書展,推出《外籍生留台生存手冊》,匯集多國外籍生留台生活期間有趣又深刻的跨文化體驗例如:「原來魯肉飯沒有魚」、「基隆的雨是橫著下的」、「聽到音樂以為是冰淇淋車結果是垃圾車」,以及外籍生與在地社區長者交流共學所匯集的生活智慧「怎麼挑橘子才會甜?」、「什麼時候去越南玩最好?」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