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科週報第553期/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16日)
【本報特稿】從整個宇宙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生命是何其短促,幾乎在世間沒有1剎那就已結束了,那麼怎樣能在這極其短促的時空中,開創幸福的新境界?實值得好好審思。在如此心態下,如果生命有1份地圖,那它呈現的會是什麼樣子?
卡爾.皮勒摩博士(Karl Pillemer, Ph.D.),是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人類發展學教授,也是康乃爾老化轉譯研究中心(CITRA)創辦人,更是國際知名老年學權威。他的研究,檢視了人的一生是如何發展與改變,並曾著有5本書,發表過百餘篇科學論文。同時,在全球各地以優質老化、家庭關係及長者照護為題發表演說。他所著的30 Lessons for Living:Tried and True Advice from the Wisest Americans(中譯書名為:「如果人生有地圖:走過1000位人生專家的生命軌跡,帶你找到更好的自己」)書中的「傳承計畫」(the Legacy Project),共花了5年採訪時間,有近1200名、65歲以上的長者參與,揭露了創齡族經營美好人生的心得。
6年前,當作者50歲的時候,他發現自己亟欲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步入50大關,意味著步入1個全新而饒富趣味的人生階段。他說:「你仍一腳穩穩地踩在婚姻、工作及養育子女之中,並雄心勃勃地規畫未來。但你也嗅到即將來臨的事:你的孩子即將長大成人,並高飛遠翔。你或許已經失去1、2位至親;原本健康的身體,可能開始有一點不聽話了。」
那時,1個想法開始在他心裡滲透:關於變老,或許有什麼內涵能教你如何活得更好。他也突然想到1個問題,於是催生了傳承計畫,也就是能否把最年長的人視為「會過生活的專家」?可否利用他們的智慧,幫助大家將人生過得充實?

工作,幾乎佔了大多數人很多的時間。卡爾.皮勒摩博士也將它列為探討的重點,他提出了1個問題:「推動你工作的是『使命』還是『存摺』?」然後,長者的經驗之談是:「專家們瞭解,你可能無法1、2次便擊中自己喜歡的工作;許多人都經歷過錯誤的嘗試。但他們勸你切莫對你不喜歡的工作習以為常,進而在這種慣性中盲目摸索。專家們告訴我們,光看薪水選工作是1條錯誤的路。他們也認為我們不該被父母或同儕逼迫進入某種行業。但如果這些事情不幸發生了,真正的悲劇不是我們發現做了不對的工作,而是留在原地不動。」
對於工作,作者綜合長者的意見指出,「別怕到處闖闖,試試不一樣的事情,不論你年紀多大。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你會想了解自己是誰,以及擁有什麼樣的能力。給自己1段時間挖掘內心,瞭解你的需求。在這段期間,別無他法──你一定要冒險。
因為如果你不承擔風險,就無法獲得人生的甜美。而事實的真相是,人生的甜美總是伴隨風險而來。我一輩子都在冒險,我巴不得可以告訴你我冒的險全都成功,可惜事實並非如此。但你知道嗎?我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比成功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