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入生活創造福祉

(曾季隆/撰文)

【專訪】在「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開展的前夕,策展人、台北科技大學木藝中心主任陳殿禮教授表示,「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6),眾所矚目的焦點仍是碳排放量,各國為了達成目標,必須透過『淨零』(Net Zero)的行動來因應。為了達成永續環境『淨零排放』之目標,首先,我們可以從改變自身的生活習慣與消費行為做起,只要您願意就可以輕易做到的事」。這也是他希望能藉這次展出,能夠帶動銀青兩世代都關心生活環境的問題。從而,瞭解「讓森林進入生活」,將可創造莫大福祉!

陳殿禮教授指出,「經由使用產自在地森林而來的國產好木材,並透過永續設計產出生活居家用品,讓森林進入人們的生活來創造福祉,同時選用『負碳家具』即採用具固碳效果的木質產品,如同在家中坐擁一片森林,享有會『森』呼吸的環境,並可發揮『固碳』保固地球,一起成為愛地球的世界公民,共同為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盡一份心力,將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於10月21日起,在台北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展出(照片係台北科技大學木藝培育暨設計研發中心提供)。

事實上,樹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吸收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並釋出氧氣,在光合作用轉換成碳水化合物時,這些養分會被分配到樹木的各部位,也就是把碳固定住來形成木質部的材料,作為人類生活所需的日用品的最佳天然材料。換言之,木材是樹木作為地球最佳的空氣濾清器的副產品,因此,使用木製品即是將碳鎖定在居家之中,特別是使用國產木材,減少了材料長途運輸的碳足跡,且在製造過程中重視降低碳排量。因此,產品製造過程的碳排放量減去產品木材的固碳量為負數,即謂之「負碳家具」。

基於永續發展的理念,陳殿禮教授認為,「尊重萬物生命的本質,以善心意真誠對待材料,以善工藝完成作品,發揮物的本質美,並物盡其用是負碳的基本概念;因此,透過創作者的創意,視國產木材的物性來發覺它的美,讓觀者能感受到它的獨特性。」

▲這是「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展場的一隅,它於10月21日起,在台北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展出(照片係台北科技大學木藝培育暨設計研發中心提供)。

此次展覽除了是產政學「互聯共創」合作的作品成果展出外,同時也是策展人陳殿禮教授與團隊,將7年來投入國產材設計研發的成果集結成書,出版了「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新書的發表會,此計畫係由林務局補助台北科技大學木藝中心進行國產材家具設計技術研發與產學合作之成果,現場展出的作品約60件,從公共藝術作品的重生羅漢、台灣林相等,及可作為居家用品之椅、凳、桌、几、櫃及鏡子…等設計商品應有盡有一應俱全。

另方面,在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支持下,選擇於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展出,並與台北教育大學林詠能教授團隊進行跨校合作,除了現場的實體展之外,也同時採線上開放博物館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來因應疫情期間不同的參觀行為。這次「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開幕儀式,即將於11月3日在新芳春茶行舉行,展出期間自10月21日開展至年底,並可延展至明年春節之後,每日開放時間為10時-18時,週1、2休館,歡迎大眾蒞臨參觀。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