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季隆/撰文)
【專訪】設於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和鄰居家護理所」,由於邱青萸創辦人的蕙質蘭心,使它和一般的居護所顯得很大的不同,尤其它座落於新北市文化局古蹟指定用地,建築本身具有古樸的藝術感,更增添了溫馨氛圍。
邱青萸創辦人表示,「曾經,因為親戚住院,我在醫院發現,原來照顧不只是疾病,不能忘記在照顧『人』,因此我立志要當護理師,當改變的那個人。」她和她的團隊起心動念上,也和一般業者大為不同。有位居護師說:「我很認真照顧林奶奶,伯伯也都說願意配合,但是下次訪視時間再到家,奶奶狀況沒起色,居家照護其實很挫折!」這也是「和鄰居家護理所」堅持發展「社區多元照顧」的緣由。
談到和鄰,邱青萸說:「當初,我們最主要是想要為夥伴打造1個工作舒服的環境,但因為護理師到社區裡看見很多不喜歡外出的長者,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我們決定將這場地讓出給社區的長者當『有fu長照站』。目前已為此改造成了『和鄰咖啡酒bar』,更成為全台第1個酒吧形式的長者據點,空氣中常飄著咖啡香味」。

對於長照,邱青萸指出,「台灣在還沒有長照1.0前,居護師穿梭在鄉村和都會間協助著無法外出就醫的長者,這過程迄今就有30多年了,他們有堅強的底子和能量,只是只有2000多人沒受到注意。長照2.0後,大家卻僅聚焦在『照顧』上,但國健署的資料,65歲以上長者有慢性病的佔80%以上,就醫花費也比一般民眾高很多,所以長照與醫療必需整合!政府若盤點資源一定會發現,居護師和居護所會是達成全台灣這目標CP值最好的人手,也會是時代賦予居護師應該要去扮演的角色」。
肯承擔1份社會責任,邱青萸懷抱著使命感,她說:「和鄰在乎溫度,融入在人本照顧和人際互動裡,我們要成為『最值得信賴的社區照顧團隊』」。朝著願景的方向,她和團隊用心耕耘,終於贏得肯定,「2020年丹麥第2大城市副市長到新北市樹林區和鄰『有fu長照站』參訪時說,『我們國家做長照那麼久了,看到台灣社區裡有這些據點和志工,真的很羨慕,讓我驚艷不已!』」
社區,需要什麼照顧據點?她認為,「1個被需要的據點,應該像是1個小型社區。這個社區需要什麼,這據點就要捏成什麼形狀。當我們老了之後會更想去、更愛去的場所,拿掉先入為主把這群服務對象先歸類或再分類,而是讓這群人能夠彼此支持、相互疼惜、互相幫忙」。營造這樣溫馨的據點,也成為她和團隊自我期許的目標。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