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照護不再有壓力

(曾季隆/撰文)

【特別報導】護理師是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台灣護理人力不足,是近年來大家關注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的報告指出,全球護理人力短缺近600萬人,在COVID-19疫情的延燒下更是惡化並突顯了這個狀況。

從護理師的角度,這兩年來承受疫情帶來的很大壓力,他們仍然默默的付出,日前,「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於台北世貿盛大開幕,護理界跨團體共同齊喊護理守護社區長照的決心,並呼籲政府重視居家護理與政策落實,讓護理不間斷、長照能持續被點亮。

在9月15日的會展上,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台灣護理學會、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一起舉行記者會,向社會呼籲:「看見護理在長照服務的多元角色,重視家庭專科和社區專科護理師,以及居家護理所的社區角色,提供民眾更好的照顧服務」。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紀淑靜理事長(中)、台灣護理學會陳靜敏理事長(左),及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曾勤媛理事長一起舉行記者會(照片係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提供)。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紀淑靜理事長表示,護理從急性醫療、企業職場、居家照顧等領域發展多元,價值來自民眾的需求,需要政府實質的鼓勵,護理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對於台灣護理師素質的提升,台灣護理學會陳靜敏理事長說,「數據會說話!每年只取40人的國際護理協會(ICN),我們每年都有護理師入選,非常難能可貴,未來更會積極培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可見和國際的最新發展,台灣不只沒有落後,而且始終都是接軌的。

記者會中,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曾勤媛理事長感性地說,「護理是藝術!為了讓大家從『照顧』中發掘有趣的事情,我們要把它變得很藝術。」她也指出,這兩年來因應疫情,無論是居家的個案與服務人員,都遇到相當大的挑戰和困難,而護理人員總無畏疫情在前,都以民眾的需求為優先,甚至面對急需照護的低收入戶,護理人員仍然衝至第一線,協助視訊看診及身體復能與護理。

▲結合10個團體、設26個攤位,在「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成立「護理專業主題館」,更大規模舉行「台灣居護藝術節」(照片係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提供)。

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自2019年創立至今,短短的3年中,曾勤媛理事長帶領大家走出一條「與別人不一樣的道路」。以創新、人才培育、教育及輔導為核心,該會連續兩年推出不同機構的評鑑輔導系統,尤其這次和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台灣護理學會、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台灣社區衛生護理學會、台灣長照護理學會、台灣護理之家協會共10個團體、設26個攤位,在展覽中成立「護理專業主題館」,更大規模舉行「台灣居護藝術節」。只見現場護理人員齊聚,紛紛提供民眾現場體驗失智失能者彩繪、VR互動、足部護理等,結合醫療、護理、科學與藝術,讓參觀者實際瞭解護理人員在照顧領域的專業能力,多年來對民眾的關懷與用心。

(本文同時刊於9月22日出版的「台北內科週報」,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