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嬋/撰文)
【銀青論壇】為善最樂!若能持續行善成為日常,將是莫大幸福,可惜大多數人卻無法養成這樣的習慣。為了長遠持續協助弱勢團體,鼓舞大眾日日行善、小額捐款,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創辦人湯發鉅博士和曹晏華創會理事長,期盼能讓人人做到日行一善,以推廣慈心善行的生活日常。於是兩位發起、集結市井小民與各界菁英不分彼此,一起「以愛助礙」日捐17元、月捐500元的小額善款行善設計。至今,累積百人持續捐款上百萬,不輸1個大慈善家的點滴行善模式,搭配志工送愛的服務,長期關懷著1、20家身心障礙機構。
自從筆者接棒擔任理事長之職,同樣的以愛接力,啟動「以愛合力」,也就是10人認養1家身心障礙機構的長期認養計畫,與會員志工親自持續投入各種送愛到捐助機構的志工在地服務活動。

愛心所至、金石為開,居然,神奇地與與老憨兒一同發展出無筆彩繪同樂的志工服務活動,不僅讓會員志工能持續感動、參與憨兒無筆彩繪的幸福共好,更攜手創作出可供憨兒義賣的畫作助其自力更生,這樣利他幸福共好的感動更鼓舞著志工持續落實慈善推廣的必要。
多年的社會服務工作,筆者深深體會「為善最樂」,其實我們只要「勿以善小而不為」,每個人只要點滴善心善意,就能匯聚成大江大河,確實能夠綿綿不絕的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本文作者係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