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選風,一向難令我們自己滿意,少數政治人物為了達到自私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讓不少注重公義的人士唯恐遭到「烏賊戰」的傷害,對爭取公職為之怯步,令我們深感遺憾!
像這次在野最大黨、也具有百年以上建國歷史的中國國民黨才剛提名柯志恩選高雄市長,令人想像不到所謂的「側翼」立刻就發佈她「在美國置產」,此舉,她回應的很好,沒有陷入「側翼」的興風作浪之中。
目前,趙少康和政治有點黏、又不太黏,他說:「綠營來打妳,表示妳構成威脅了,因為柯志恩條件當然很好,是教育心理學博士、大學教授、智庫執行長,過去當立委表現也很好,所以民進黨覺得說這是個威脅,側翼就開始打她,亂打一通,美國置產又怎樣?現在是全世界置產,這什麼時代了,非要侷限在1個地方嗎?錢是她自己賺的,在哪裡投資是自由,又不是貪汙來的,這跟選舉、忠誠度有什麼關係?跟能不能做好高雄市長,有什麼關係呢?這無聊嘛。」
事實上,我們國家在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民眾雖處於「統獨」的困擾,但是仍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可惜有很多所謂的「側翼」,自認為可以「翻雲覆雨」,甚至篤信「謊話說1千遍就成真話」,企圖以假亂真,也許民眾疏於防範,難免為這群食髓知味的「側翼」所趁。
趙少康也同時指出,「選舉這種就是看妳怎麼選,選舉是1個說服過程,要告訴、說服選民,柯志恩要加強跟地方連結,更深入瞭解地方需要,選舉最重要還是1個人的本質,是不是熱情、善良、遠見、有智慧、邏輯感、操守,這樣的人放到什麼地方都是適合的。」
對於「選舉是1個說服過程」,是值得我們大家認同的,選風能不能改善,關係台灣的政治能不能清明!對於有心為大家服務的人,不是只以個人才幹來和其他參選人競賽,還要包括「熱情、善良、遠見、有智慧、邏輯感、操守」的評選。對於選民,不是當天選1個比較不「爛」的人就好,而是「選人不選黨」,自己去瞭解哪位候選人具有你要的標準,評估他或她能不能勝任這項公職,而不是受一些訊息的影響。
(本文係「台北內科週報」社評,將於111年7月7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