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又照易設計天地大

(曾季隆/撰文)

【和精英超連結】易,在中華文化思想有獨特的地位,數千年前、甚至遠古時代就影響中華民族的成長和發展,可說存在於民族的血脈中,淵遠而流長,更及於全世界的人類生活。

有1位民國28年出生於僑居地越南,民國46年返國升學,民國51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系,就讀期間由於他課餘興趣,曾獲台大全校美術比賽首獎。台大畢業後,考入當時全國第2大煉鋼廠「大榮製鋼公司」,從事鋼鐵冶鍊設備與工具機械之設計工作,53年由於為該公司完成煉鐵原料自動化輸送混合,與燒烤系統之機械設計工程,獲該公司當年模範員工獎。

民國54年返僑居地,任職於當地與台灣味全公司技術合作,生產味精與罐頭產品的越南食品公司,負責機械設備的設計與修配工作;民國55年因僑居國執行排華國籍法而再度返台。

▲2016年,梁又照教授受邀講述「工業技術與創新設計」(照片係華冑設計企業公司提供)。

回國後,因他兼具藝術與工程技術的興趣與專長,獲甄試通過當年聯合國發展方案(UNDP)計劃,赴德國Folkwang schule產品設計系與英國Royal College Of Art工業設計(工程)研究所進修工業設計,返台後進入聯合國發展方案協助政府輔導機械工業發展的金屬工業發展中心,任產品發展組副組長與設計室主任,並先後兼任聯合國駐華德籍工業設計專家Jorg Glasenapp、美籍產品計劃專家Rob Kodapsky及中德技術合作時德籍工業設計專家Frank Sander的國內對等人員(Counterpart),推動國內產業產品設計開發與創新設計的輔導工作。

民國62年,「中華民國工業設計暨包裝中心」成立,調任該中心工業設計部門經理,負責國內工業設計之推廣,及研究與設計示範工作;民國67年該中心解散後轉任教職,服務於台北科技大學(前台北工專)至民國93年以教授職等退休。

像他上述學經歷的人,雖在當年不是很多人都能有的機遇,但是他畢竟是不凡,以1位僑生而能夠心之所嚮在於「創新設計」,可見是有大抱負、大格局的識見和思想!人,因有學習力和思考力而偉大!他,便是本報曾發行人敬如老師的華冑設計企業公司梁又照創辦人,目前也仍學不厭、教不倦,在大學兼有課程,尤其55年來和他的成千上萬的學生、再傳的學生,以及再傳學生的學生…不斷的教學相長,不只及時傳承,而且將研發設計提升起來,兼顧「形而下」與「形而上」的發展。

▲梁又照教授近20多年來,和大陸學界交流密切,他的論述深受肯定(照片係華冑設計企業公司提供)。

數個月前,曾發行人為了代表本報廣大的讀友,向這位「易設計」的創始人請益,經無數次、每次均1、2小時的懇談,希望能將他名符其實的半世紀心血灌溉後的成果,完整的報導出來,從而借重他深厚的產、學界耕耘的基礎,號召我內科園區研發設計人員共同成立「宇宙解碼書友會」,並由內科園區出發,連結到大陸、美國、歐洲、日本…,使全世界都能蒙受「易設計」的光輝普照,真正的人如其名:「又照」啊!

梁又照創辦人說:「設計是人類智慧解決問題與創造人世間萬物之本能,從原始人類瞭解石頭的特質,創造人類工具(舊石器時代),到目前離開地球、進入外大空的人造衛星,可說是人類不但設計創造了地球上非自然界的萬物,也開始探索人類生活地球以外的事物」。

在他的心目中,「易經」、可說是東方遠古人類,以觀察宇宙「天」體的運行,大「地」萬物創生與滋長萬象的「變易」,而悟得其背後的「不易」的變率,及人類與天地共存,「天、地、人」合一的造物與處世之「道」,並以「簡易」的圖說、文字表達,傳承予後世。

▲梁又照教授創始「易設計」,闡述「天地人」合一的造物與處世之「道」(照片係華冑設計企業公司提供)。

超過半世紀投入產、學的經歷,更讓梁創辦人對「設計」有異於一般學者專家的體會。再加上過去20多年和大陸設計學界先進密切交流,他在思想上起了很大的影響。經如此長時期的「學」、「做」、「教」,以及反覆的「學」、「做」、「教」,最後總其成而有「易設計」的整體構思。

對於從研發設計的角度,領悟「易經」蘊藏的「形而下」與「形而上」一體的理念,梁創始人指出,「根本上,『易設計』的源頭,就是將『易經』宇宙萬物恆變的原理,與將其變易中不易的法則,以簡易與易從的方式,應用於實際思想,並融入設計的頭腦中。溯自遠古的時代,人類為什麼能夠創造器物,便是人類能夠有學習能力。最早,來自於生活環境的接觸,所謂『人法地』,為了滿足生活上的需求,開始設計器物。俯察地之後,繼而,仰觀天,發現世界不是自己置身的小小地方。於是,視野開闊了,追求的境界便變得不同了。」

再進一步言之,他投入「易設計」研究後發現,「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終的「道法自然」的「自然」,並不是僅指「大自然」,而是「自自然然」,也就是「道」的本體。設計,也只不過是將器物從「無」之中顯現出來罷了。

▲梁又照教授(中)受邀為「2018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評審委員(照片係華冑設計企業公司提供)。

總之,根據梁創始人的體悟,「若依照『易經』的思想為設計的理念,凡事應向『簡易』求,如何將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而且用起來比複雜的東西好用,這就需要發揮設計者的智能。當然,簡易不是簡單而已,除了必須簡單之外,還要好用才行!」

經過多年的實事求是,在「易設計」的理念上,梁創始人總結地說:「自古以來,對『易』的描述最根本的是,『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變為六十四卦,直至推演天地萬物』,而『易』的精神,則在於『簡易、不易、變易』。任何事情若能守著『簡易』,那麼它一定是最好的設計了。人類就是喜歡『變易』,卻不瞭解『不易』,結果愈變愈複雜,也愈變離初始的需求愈遠。若能在變易之前,找出『不易』的元素,僅變其該變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正如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做到『變中有不變,不變中要有變』,何況宇宙中『恆變』,如果不明『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最後會變出大問題!」

(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己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