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中央社徐薇婷記者華盛頓6月14日專電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接受美媒專訪,批評中國近年來對台行徑具潛在危險性,恐破壞穩定。他表示,俄國侵烏遭多國聯合抵制,中國應引以為戒,並重申美方會協助台灣抵禦侵略」,令我們心生警惕和感慨,曾幾何時當年一夕棄台灣而去的美國,如今又一副關注台灣安危的面貌回來了。
若站在利害關係的立場來看,台灣當然需要美國這樣的朋友,可是我們交朋友要明辨對方是怎樣的人。對美國為了本身利益,卻口口聲聲強調是為了台灣的安危,要交這個朋友,豈能不防他們再度拿我們去交易!不論是否美國想的「以台制華」,我們都必須瞭解:今日的台灣在兩大強國互鬥之中,稍錯一步即無反悔的機會。
同樣站在利害關係的立場來看,身為企業界的一員,尤其處身於台北內科園區,我們應深知今天的政經關係早已不容分離,何況對台灣而言,非仰靠經貿關係拓展國際關係不可!美國和中國大陸,都應是我們用心結納的對象,如何兩全?正是企業的考量有別於政府的地方!
在政府一味仰之於美國鼻息之時,企業界非走自強的路,則無以為生!在這樣不利於和大陸經貿往來的情況下,我們和企業界感同身受,而美國的國力已大不如前,常常「口惠而實不至」,那麼,自強之路怎樣走得成?我們卑之無高論,只要掌握1個原則:「創新求變!」
過去,講創新不一定目的在「求變」,而今日講求變的目的卻一定在「創新」,其實兩者之間是一體的,當前不求變必然無法圖存,但是只求變究竟要變得怎樣?既走「創新求變」的路,就只有1條!我們必須向台積電模式學習,當年它從無中生有的時候,便是先考量自家產品的未來性,找出「創新點」,再傾注人力、物力及財力完成,如今已成為「護國神山」了,不只兩強明的、暗的向我爭取去投資,而且先進國家也都爭相結納。
(本文係「台北內科週報」社評,刊於111年6月2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