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紓困愈紓愈困

(曾季隆/撰文)

行政院會在5月26日通過國發會「因應疫情新一波振興作為」,針對餐飲業、服務業、運輸業、觀光業等受影響產業,投入164.9億元振興,並編列167.8億元協助減班休息勞工;另外,包含租金、權利金減收、延長貸款等,總計將投入345.6億元。

另方面,行政院4月15日函請立法院同意將「嚴重特殊傳染病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及其特別預算施行期間均延長至112年6月30日,也於日前獲朝野立委審議3讀通過。

從上述行政院的政策趨向來看,名雖是強調「振興」,其實它的內容卻全是紓困,可是1波波的紓困有沒有讓產業、甚至人民生計脫離困境?令人費解的是,國發會設計的3倍券、5倍券接連實施,都看不到紓困和振興經濟的一點作用,似乎政府的紓困是愈紓愈困,原因又何在呢?

基於關懷國計民生、人人有責,我們若就政府兩年以來的施政看,可以看出領導人只是錯以貨幣政策當解決財政的困窘之用,這是非常嚴重的事!豈可一而再、再而三?換言之,政府以印鈔票為能事,只要一直用補助金來紓困就可有「政績」了,何況閣揆有沒有本事,老百姓是不瞭解,但他能說會道確是早在當省議員就很出名了。

如今的「因應疫情新一波振興作為」,他不是說以「助產業」、「護勞工」、「減負擔」、「穩金流」為4大目標,而台灣能夠一直推這樣政策嗎?請問沒有振興經濟的方案,紓困的錢要從何來?最後,「助產業」不是變成害產業?「護勞工」不是讓勞工沒頭路?「減負擔」不是吃通貨澎脹的苦果嗎?

(本文作者擔任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台北內科週報」、「富貴有道週報」兩份報紙的發行人,已逾15年,近10年來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