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季隆/撰文)
讀書會,是最好的學習組織,帶給參加者很多附加價值,可是有不少的讀書會常常開始的時候,轟轟烈烈,卻沒多久變得愈來參加的人愈少,直到再也吸引不了人為止,最後只好宣告結束。原因無他,尤其在網路發達的21世紀,閱讀書報已受到很大的挑戰。何況,有時候「領讀人」經驗和帶領的功力不夠,難免發揮不了領導作用。
事實上,在21世紀都必須講求「轉型」與「升級」,以讀書會而言,可以往活潑化、多元性「轉型」,同時順著環境的變遷而提升它的價值。怎樣使讀書會活潑化?那就是「讀書」不侷於「書的內容」。怎樣使讀書會能朝向多元性?並不是選書的問題,而是注重它本身的延伸性,也就是要跨領域。文學的書,也可以談哲學;史學的書,也可以談科學。這樣的轉型不會使讀書會變成不在閱讀這件事,反而增加了它的內涵和對外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怎樣提升讀書會的價值?由於書,既是人類所創作,也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每個人都可以從書中找到最大的慰藉,更能協助自己解決問題。若是讀書會僅是另1種學習方式,來聽「領讀人」的心得,那價值就受到侷限了。

剛於3月12日成立的親友會,深感要改善生活品質,最好的方式是,你我都能來發揮「以書會友」的力量。事實上,交友目的最重大的是,在於「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而「書」,正是最好的媒介。因書及人,它的價值便不同了。尤其人和人相處,唯有做到「視人猶己」,真心的助人才交到真心朋友。1分的善意,必定換回3分的善意;自己擁有再多,也是不如和朋友共享!因此,「快樂因分享而備增;悲傷因互訴而減輕」,這是天經地義的!
書和友之間有3層關係,剛開始以書為友,繼而以書會友,最後以友為書。在以書為友的階段,愛書人要看好的書,就如交友要謹慎。然後,以書會友,找到真心待書的朋友。和看好書的人交朋友,便如孔子所說:「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這樣的友人雖有如好書一般,但他的見識與視野卻更勝於書。於是,以友為書,勤於向他們學習,遇到有自己不懂的事情或難解的問題,便可向他們不時請益。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