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在這1個「變化成為常態」與「風險相對高」的年代,不只創業更不容易,而且就業市場也起了很大的不同,如何面對新的1年,必須有新的對策,廣博勵進會張峰睿首席顧問表示,「創業不只是要實現理想與夢想,更是1個要找到客戶最大需求或是滿足最多客戶需求的過程,如何能在一開始將風險與計畫調整的彈性,掌握在沒有甚麼資源的創業主手中甚為重要,而敏捷的精神正是在創造出最大的客戶與公司價值,尤其敏捷精神中強調的簡單精實等概念,更是在創業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因為一般初創業者常常會希望1次做到位(包山包海),但這真的是顧客(市場)所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創業導入『敏捷』最重要的一環」。
資源有限,必須將火力集中在最有效的事情上,而如何找出最有效能延續創業初期命脈精髓,且運用敏捷短周期快速產出有價值的成果,讓企業得以將成果實質化轉換成收入,如此才能避免創業最大的窘境(資金燒光),所以創業實戰中運用敏捷的核心精神與策略,落實找出灘頭堡與優勢,實為新創的一帖良方。
張峰睿首席顧問指出,「創業的1年存活率在台灣是10%左右,然而一人公司的創業更是難上加難,原因是一人公司資源相對於中小企業或是大型公司是少非常多,無疑在競爭與風險管控上有著明顯的不足,而如何讓這明顯的劣勢轉變為敏捷靈活的優勢,這非得要藉由敏捷輔營的皮台陪伴計畫,因為敏捷輔育的精神之一便是將一人公司的資源連結,創造出敏捷的專業資源團隊,而藉由專業輔育的共同語言,讓每一個一人公司都具備著小而美的敏捷精神,除了成為另一個團隊的資源,也藉由輔育的專業幫助讓自己能夠融合成一體,這正是目前正在慢慢成型的外包式敏捷管理趨勢。」

創業惟艱、守成不易,運用敏捷策略會有哪些幫助?對此,張峰睿首席顧問認為,「如何運用敏捷手法打造1家真正符合的企業,是需要不斷的檢核與驗證,這非常適合運用敏捷的小而美與簡單的循環概念,並且運用透明化的訊息傳遞,輕鬆看出企業於經營過程中的瓶頸與難點,真正縮短一般營利的最大距離,如何藉由敏捷策略落實讓『價值觀』在客戶與企業之間有共識?而且不只要與客戶在新創初期有共識,也要著眼於中長期的發展方向。如何維持小而美的敏捷優勢,應滾動式調整,而不要落入傳統公司人事漸漸膨脹、造成成本上的負擔,這都是一人公司創業時就必須要想清楚的事。」
倡議創辦「一人公司」的廣博勵進會,為了在這創業風險增高的2022年,提供適時的解決方案,使創業變成突破困境的利器,正由張峰睿首席顧問負責籌畫,並在曾季隆執行長大力支持下,將開辦「廣博敏捷創業輔育營」,以運用敏捷管理思維,大幅提升創業的成功率。
認同曾執行長的理念,張峰睿首席顧問說:「敏捷精神看似簡單,但落實才是真功夫,除了決策要符合敏捷精神,團隊組合更是要更加敏捷不過,如何讓各自的優勢發揮,並經過不斷的檢核企業運行4大因素,在在考驗新創企業的智慧,而這也是曾執行長念茲在茲的人脈結合與陪伴的重要性。」
(本文將於1月20日出版的「台北內科週報」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