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季隆/撰文)
【本報專訪】創立智泉資訊公司的李鳳珠總經理,具有30年以上的專業經歷,致力於協助中小企業穩定持續成長,在不同階段給予最大協助之後,如今更想深化服務範圍,她除了打造「51 ERP智泉平台」外,也同時整合各種不同資源,進行跨業合作,創建「企業褓母」品牌,使各專業領域可以聯手起來,產生更大的力量來協助企業發展,從此,企業在產銷人發財各方面,樣樣有靠山支援!
李鳳珠總經理說:「藉由和不同領域的專業夥伴1次次腦力激盪,我們確立了團隊理念,即『我來安內,你來攘外』,同時,大家結合起來提供企業解決問題的策略」,於是,經過相互溝通與研商,「企業褓母」團隊便成軍了!
怎樣定位「企業褓母」的組織與服務型態,是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李鳳珠表示,「要將不同的專業人士,整合為1個團隊並不容易,我們由成員專業切入,每位夥伴分享自己產業九宮格、企業參訪等,再透過彼此協助鏈接資源與人脈、創意發想、產業合作,以達到溝通整合的目的。對外,則持續舉辦專業講座,與企業密切接觸,以協助企業解決問題」。
目前,「企業褓母」團隊成員,包括鄭吉聰會計師、簡大為律師、銀行金融專家沈毓霖、保險專業朱瑩珊、醫療保險許玉慧、生命產業王震芳、企業組織重塑專家余施德、企業管理詹家和顧問、門禁考勤馬乘龍、培訓平台與課程郭愛珠,還有智泉資訊公司ERP系統服務。

結合專業精英而成軍的整個「企業褓母」團隊,它的聲勢果然不一樣,李總經理表示,「我們分工合作,分別依照相關性組成:『企業人資褓母』、『企業營運褓母』及『資產活化與傳承』,以發揮整體戰力」。
對於服務的方式,她舉個例子說,12月8日曾舉辦「從學生實習合作談企業策略性人才招募」線上講座,首先,余施德老師帶大家理解少子化衝擊下,企業招募該如何適應新世代轉變?透過評測工具與專家協助企業覓得好人才,辨別新世代特質、價值觀等,再輔以適宜帶領、培育與融合,達到青銀共創的良好氛圍。
隨後,詹家和顧問分享「實習」是雙贏的事,企業藉以儲備公司可用人才。他在大學任教20年的資歷,和一般勞資顧問不同,希望企業能超前部署與學校建立實習關係,但需留意權利與義務以建立整體實習制度,並將其整合至策略性人才招募內,以共創產學雙贏為目的。
「企業褓母」團隊透過講座的舉辦,李鳳珠總經理表示,除培養團隊合作默契外,更寶貴的是,與企業能多些互動,並傾聽企業需求,例如,提到公司最近在人事這塊有做1個變革,且需要大量招募,需與學校建構「實習」合作等方面,也開啟了後續合作的機會。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