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季隆/撰文)
【人物專訪】身為護理人員,「常春藤居家護理所」的俞美娟執行長,一心想實現「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深知醫院能做的是醫治疾病,但居家護理師是深入個案家中直接面對家庭,可以做到的不僅是護理照護,更能從中瞭解疾病根源,直搗問題核心提供最有效的照顧服務計畫。
俞美娟執行長表示,「居家護理服務時,常會碰到家屬面臨抉擇困難,如急救、截肢、插管與否,或面臨生離死別的傷痛,每個決定都令人心痛,天人交戰都不足以形容。我們居家護理師會盡所能為他們指引方向,提供建議與想法,讓徬徨無措的家屬能更勇敢地與死亡及疾病和平相處。曾經有1個典型深入家中找出問題根本,並提供恰當照護的例子。」
她說:「有個年關將近之際,各家歡欣喜慶準備過年時,我來到了楊爺爺家,他女兒訴說年輕時的爺爺多麼地努力生活,支撐家裡一切,是家中那座屹立不搖的大樹,而如今年紀大了,身體卻受盡折磨,令人不甚唏噓…。」
楊爺爺是個生活規律的人,3餐後都會下床走動,唯一壞習慣是吃完飯習慣抽根菸,但醫生也不忍限制爺爺太多,跟家屬說爺爺年紀大,抽菸是唯一嗜好不用勉強戒掉,但也可能因為這個關係,爺爺下肢的血管有阻塞現象,足部冰冷之外,足跟的肌膚也開始壞死…。

好事總來的特別慢,壞事卻發生在一瞬間;這形容傷口壓瘡真的是非常貼切。楊爺爺的足跟已經壞死成1個大傷口,照顧他的外籍看護非常自責,女兒更是心急如焚,經過兩次清創傷口依舊沒有好轉,醫生已經告知要做好截肢的準備了,而暮景殘光的爺爺,唯一心願便是能完完整整地走完一生,截肢是個非常心痛的決定。於是,「常春藤負起照護爺爺的責任,拿出最擅長的陪伴、傾聽技巧,在瞭解一切始末,透過專業的經驗法則推斷,找出壓瘡的根本原因。」
據俞執行長指出,「壓瘡是1種缺血性壞死,組織沒有血就會餓死,所以相對地有血就會好轉,於是護理計劃有了方向,並加上家屬的日常照顧,開始由每天不讓爺爺坐超過兩小時,且換藥兩次,並堅持無菌原則,做好清洗雙腳的足部護理,同時加上特殊的照顧方式,用麻油做皮膚護理,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奇蹟出現了,爺爺的腳不再冰冷,傷口不僅縮小,半年之後傷口也完全癒合。回診時整形外科醫生給了爺爺4個字:『不可思議』,避免了爺爺最大的恐懼,最終可以保住自己的腳。」
後來,俞美娟有1天下午去拜訪楊爺爺,見到他精神良好,露出如小孩般可愛的的笑容,在飯後抽著一根煙,看似十分知足,午後陽光灑下斑駁的梳影,爺爺像極了一幅畫,人生至此又有何求。
不知過了多久,突然接到他女兒來電道謝,並說爺爺活到100多歲,人生走到終點時,全家都在身邊,爺爺得了「善終獎」,不只沒有失去雙腳,也沒有醫院的急救災難,在兒女的陪伴下很平靜地離開了。俞執行長說:「這是我們居家護理師做的最好、也是最對的事,更是身為長照護理師在這個崗位上會一直堅持做下去的事情。」
(本文作者係廣博勵進會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已逾15年,更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