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帶領「大雁團隊」的翁柏吉,身為華夏航空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上半場經營事業有成,退休後仍然奉獻心力於公益團體,結合群力、共創共享,促進整體航空產業的發展,他說:「我們學習雁群飛行精神,作為團隊的核心價值,並以飛行員的精神,推展各項事務」。
若能學習大雁飛行,無疑的,必能發揮團隊的力量,翁柏吉說:「頭雁飛在最前面,而讓幼小雁在隊伍中,雁群停下來休息尋找食物時,會派雁隻(哨兵)警戒,一旦發現敵蹤,不只立刻警示群雁,並發起攻擊(團結扶持精神)。我們的團隊就是秉持大雁精神的守紀律和大團結,組織嚴密、分工清楚,以及互相扶持,而形成有組織的大雁團隊。換言之,在大雁團隊中,人人可成為領導,人人學會領導,隊伍組織十分嚴密」。

對於飛行,翁柏吉理事長指出,「翱翔在藍天不再只是夢想,以往受限於知識流通、天空的開放等因素而令人卻步,有夢卻難以築夢。為了協助大家圓夢,我們將推動『千人飛行夢想計畫』,透過科教、趣味、美學的方式,讓人人可以輕鬆愉快的獲得,以傳達航空的面貌、範疇、生活上的運用、對環境的影響。有志從事專業飛行員的青年學子,也能有正確的觀念與專業客觀的評估。」
開飛機,很多人很嚮往,翁理事長說:「常有將駕駛飛行器與開車來作比擬,即是缺乏對航空器的認知,為何如此說呢?飛行器是3度空間交通工具,受氣象環境、流體動力變化的影響甚鉅,這正是推展飛行教育的想法來源。透過趣味科普、飛行的美學,解構飛行原理、空氣動力學、航空氣象判讀、飛機性能及載重平衡、空域介紹等航空知識。正確推展飛行知識、美學教育。」這也是該會力推動航空教育的原因,「教育是一切事業的根本」,他希望藉此提升航空產業的發展。

當然,如同他所說:「航空產業並非只有飛行員培育,包含了飛機的設計、製造、維修,運營管理等,與學校合作將會依學程設計培育目標。初期以飛行員培訓為首要,提供從興趣培養,有志從事商業飛行員者提供適性評估至飛行訓練科程安排與訓練,航空公司自訓招募應試技巧等,全方位民航通航的人才培育。」
和大學產學合作推廣航空教育,是當前該會積極推動的項目之1,翁理事長表示,「與大學合作的目的,是希望有志朝航空事業發展青年,可以接受業界導師指導,除了能給予專業的知識實務論證,更建立專業基楚與習慣。此外,即使有心想成為民航機飛行員也非人人可及,而透過適性的評估及其對航空的熱愛,其實飛航管制員、通航飛行員、飛行教練、機務派遣等職務,都是在同樣的專業學養下可以發展的職涯。若能在畢業前準備好,即能在航空專業的管道尋求發展,也能為產業建立人才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