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季隆/撰文)
在保險業有1句順口溜:「有樹就有鳥棲,有人就有業績」,描述了「增員」的重要性。筆者在千禧年之前,曾在安泰人壽服務過1年半,也深深體會到「增員」的難處。那時,為了符合公司的要求,只好將自己的親友變成保險業務員。事隔20幾年的現在,如果回到保險業的話,「增員」對筆者來說,「再也不是難事」。
最近,看到自由時報有篇報導提到,「在疫情衝擊下,今年前7月壽險業務員人數銳減,各大壽險業面對疫情衝擊,紛紛砸資源備戰搶業績;國泰人壽、中國人壽登錄業務員不減反增,尤其,中壽積極透過大數據等創新科技服務,增員成效亮眼,為前7月業務員人數增加最多的壽險公司。」
事實上,依筆者15、6年開發「人際網絡」新工具的經驗和印證,單純倚靠資訊科技是沒辦法達到目的,唯有實虛整合才能實現「聰明增員」的心願。首先,必須弄清楚增員的目的,不是將人徵進來就好了,而是要和自己的團隊一起做服務,那麼選人便比找人進來重要得多了。選對的人,將使增員的人省很多麻煩。換言之,所謂「聰明增員」,就是選對的人進來你的團隊,尤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位對的人的朋友必然也是值得引進人。
人脈、人脈,指的不是1個人,而是這個人背後很多人加起來的力量。只要引進對的3個人,再經由他們各引進3個人,則增員的事便能輕鬆達成。你也許會說,站著說話不腰疼,其實筆者當保險公司業務主任時,常常彎著腰講話,不只腰會疼,而且講的話人家也聽不清楚。因此,後來年歲增長,筆者不僅長了見識,更學會很多本事,現在都是站在台上講話,愈講愈有勁,也幫了很多的人業績成長。信不信?請你試一試便知!機會,是給快速行動的人!(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而今更成立「廣博勵進會公司」,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