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今後奧運奪牌策略

(賴鍾淼/撰文)

東京2020奧運落幕了,由於3年後就有2024巴黎奧運,我們需超前部署,這裡這裡僅就個人意見擬訂奧運的奪牌策略如下:

一、在10大得獎項目中,以羽球和舉重這次表現得最突出,所以今後還是要加重這兩項的獎牌數和成色。

二、射箭、體操、柔道獲1銀都可以接受,但也都可以再提升,尤其柔道日本囊括了9面金牌,這是我們要加強取經的地方。

三、跆拳過去曾是我們的「金庫」,也是我們金牌破蛋的項目(這點還要感謝我們原本不太喜歡的韓國,將跆拳列為奧運正式項目,我們才有機會奪金)奧運正式項目,我們才有機會奪金)這回僅1銅牌,顯示別人在進步,我們卻原地踏步,要擬定計畫重新振作。反而是高爾夫球潘政琮的銅牌,有點讓我們受寵若驚,也相對提高了台灣高爾夫球的國際知名度。

四、羽球是很需要好來研擬的1個項目。

戴資穎雖然貴為世界排名第1的球后,但是看了那場金牌爭奪戰後,大家不免都有1個共同的感覺:小戴的球風華麗有餘、穩健不足,所以都是敗在自己主動性失誤,希望小戴和教練要研擬改變球風;比賽是爭取勝利,而不是要表演博得觀眾喝采。

五、同樣是羽球的王子維,雖然單打也不錯,但是世界排名無法擠入前5名,得牌的機會就是渺茫;奪男雙金牌的王齊麟就因單打不過王子維,所以他改打雙打。同樣的,王子維也打不過周天成,連天成都無法得牌了,所以王子維應該改變策略打混雙,找國內1位僅次於小戴的頂尖女子單打好手,連手專攻混雙,比如說李洋的妹妹也是女子單打好手,似可考慮組混雙。像這回麟洋配的日本手下敗將渡邊勇,就靠著混雙也勇奪1面銅牌。

六、跆拳、柔道、拳擊都是有按體重分級的比賽(不像田徑分級,東方人先天上就吃虧),所以應該要重點培訓幾位可能奪牌的選手,扮演奪牌刺客。

七、射擊這次雖然只得到第5名,女子射箭也不幸中落馬,但這運動和體型無關,除了講求技巧外就是心理素質和臨場的沉著冷靜表現,所以需要運動心理諮商師來強化臟,像這次男子射箭3帥勇奪銀牌的表現,相信陳若芸體育心理博士的協助有竟其功。這次我們女子射擊得到第5名和8名,相信再加強心理素質的元素,獲得獎牌將為期不遠!

八、國外借將方面,我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後寫了1篇文章指出,台灣今後的奧運奪牌策略,其中提到了這個概念,例如男子舉重105公斤金牌的德國力士史丹納,原是雅典奧運奧地利的遺珠,結果申請加入德國籍,就讓德國撿到1塊金牌。再說,烏茲別克媽媽體操選手丘索維金娜8度參賽奧運,先後奪過團體金牌,還有個人跳馬銀牌,但為了醫治患白血病的兒子,而先後代表俄羅斯、德國、烏茲別克3個國家參賽。此外,新加坡女子桌球團體賽在北京奧運突破48年零牌障礙,也是向中國大陸借將。

九、最後,也是個人認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升體育運動部門的層級,目前我們的體育署是在教育部之下,建議應該如當年的環保署一樣直屬於行政院下面的1級單位,而層級提升了之後,經費自然會增加,人力也會增加,相信吸引到更多的人才願意投入,才能將我們的整體運動水準提升,造就更多的運動人才和奧運獎牌。(作者獲有企管博士學位,對職棒事務尤其投入甚深,曾任中華職棒仲裁委員,現任台大校友會工商聯誼會理事長。)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