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工作室來接案

(曾季隆/撰文)

工作室的經營,最希望能夠不斷從接案中學習與成長,可是1個人既要忙裡又要忙外,怎樣能和在公司上班的人一樣獲得成長的機會?筆者可以自己18年來經營「一人公司」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一開始將政府「微型創業貸款」50萬元的資金虧光之後,面對沒錢也沒人的局面,便抱著「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心情,希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決心,進行絕地大反攻的計畫。

首先,針對沒人的問題,想想不是還有自己嗎?那,自己能夠做什麼呢?因為在創業之前,筆者在報業已有將近20年的資歷,很自然就想到「辦報」的主意,何況那時報禁早已開放,而且台灣資訊科技又很進步。雖然心知辦報需錢需人,即使有錢有人也不一定辦得起來,但那時的處境可說「逼上梁山」,只好橫下心先做再說。就這樣,於2007年8月1日在台北內湖園區創辦「台北內科週報」,迄今即將進入第15年了,而且於2015年又再創辦「富貴有道週報」,更沒想到的是,2020年3月底成立了第2家「一人公司」(即「廣博勵進會公司」)。

回顧起來,工作室和「一人公司」其實差別在經營心態。如果筆者以工作室的心態來經營,必定無法運用企業組織的模式來發展。可是工作室也同樣具備「一人公司」的優勢,那就是經營者全心投入,身兼員工和老闆的角色,而且心中有夢想,追夢、築夢的心鼓舞自己不斷前進。

現在,筆者歡迎工作室負責人來談case,只要將負責人簡歷(包括學經歷、創辦工作室的初衷)與工作室簡介,並附聯絡地址、聯絡電話、E-mail,寄至email:cowell.tw@gmail.com曾季隆執行長即可(每個案子約3萬元至10萬元),經書面審核後,入選者很快就會收到通知,未入選者即可獲贈價值10000元的3個月輔導計畫。(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而今更成立「廣博勵進會公司」,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