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季隆/撰文)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千古不破的話!可是為什麼有的人能夠發揮潛力,有的人卻成就很有限?成敗的關鍵何在?
對於機會,在良機集團張廣博董事長的心目中,沒有特別的追求,似乎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他曾撰述1篇「天道、地道、人道各有所道」,訴說著「天地裡都是良機」的祕密,其中很重要的1句話,他說:「天、地、人是一切自然的道理,只要依循這個道理,不一定用法令,也不一定用經濟、政治或什麼力量來約束,世間的一切都會任運得宜。」
張董事長的這句話,又如何來詮釋呢?他曾解釋著說:「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各有所道,應該彼此各有相生因緣,各有依靠。古人說『靠天吃飯』,其實我們不只靠天,也靠大地供應萬物,天地之外,生活各方面須仰仗各行各業的幫助。比如,要靠工人織布,才有衣服可穿;要靠農夫種植耕作,才有食物可吃。日常所需,我們都要依靠他人的辛勞創造,才能衣、食、用存活下來。由於天、地、人相互的因緣,人類才能永續存在世間。」
換句話說,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是相互依存,正如張董事長上述的話:「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各有所道」,而以「人道」來說,要發揮自己的專長則必須經過一番的磨練。談到接受磨練,泰半在自律的能力可以看出高低。過去曾有所謂「1萬小時法則」,似乎遭到誤解,其實它要強調的不是你花苦工就可以出人頭地,而是「人貴自律」啊!天賦本來差別不大,之所以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最主要分別在於「能否管理自己」與「能否領導自己」。
能夠管理自己的人,當然不會做事虎頭蛇尾,也不致於言而無信;能夠領導自己的人,當然不會得過且過,也不會單打獨鬥。再換個角度,能夠管理自己的人,才知道怎樣帶動他人,因為人同此心,且心同此理。同時,若能夠領導自己的人,必定受到別人的尊重,也必然吸引週遭的人向他學習。在無形之中,他便已領導了追隨者了。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就是最懂得「自律」的人。他的豐功偉業,早已名垂歷史了。最讓後人稱誦的,則是「言必行、行必果」的精神。儘管無法就讀法律系,卻不只自學成功當上了律師,而且正如同他的名言:「雖然我步伐緩慢,但我從不後退」,在他的一生屢敗屢戰,最後都實現了為國為民的抱負。(本文作者係身心靈健康管理公司執行長,也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人創辦兩份報紙,而今更成立「廣博勵進會公司」,推動「一人公司」創業實習,希望創新企業組織,讓人人走向幸福家園。)